车身反光标识_车身反光标识粘贴规范与查验方法

检测其逆反射系数

 ,与国际标准是否相符合就可以了。简单点就是反射系数。国际标准红色标识不低于50系数,白色必须在250系数以上才算合格。

车身反光标识的3C标志是国家强制性检测的,交通车辆安全是大事啊。所以建议买车身反光标识第一要看3C,第二要正规厂家生产的,如果当地的检测站有反光标识检测仪就最好了。

现在科技很发达,以前必须在实验室才能检测反光系数,现在已经有便携式的了,你想看看是否买到假的反光标识的话就去车辆检测站查下吧,马上就能出来结果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应该属于电子装置。

有回复功能,可以进行车辆标牌的电子识别,或者用于免停车的自动收费系统。而车身反光标识,主要是指车牌,真车牌都具有反光标识。

反光标线逆反射系数(cd . 1 x – 1 . m - 2) 检验标准:白色标线≥150,黄色标线≥100。

逆反射系数是检测各种逆反射材料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国家标准GB/T18833-2002《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交通行业标准(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将各种逆反射材料定为五个等级,作为各级公路交通标志板的设计依据。

通用粘贴要求
车身后部的车身反光标识应由白色单元开始、白色单元结束。侧面可以由红色单元开始,但靠近车辆尾部的最后一个单元应为白色单元。
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后,不应影响本标准规定的车辆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性能。
粘贴车身反光标识后,不应在车身反光标识上钻孔、开槽。
车身表面无法直接粘贴车身反光标识时,应先将车身反光标识粘贴在具有一定刚度、强度、抗老化的条形衬板上,再将条形衬板牢固地粘贴或铆接到车身上。
车身反光标识离地面的高度最低为380mm。
货车和挂车设置的车身反光标识被遮挡的,应在被遮挡的车身后部和侧面至少水平固定一块2000mm×150mm的柔性反光标识。
4 后部车身反光标识粘贴要求
首先,后部车身反光标识应尽可能体现车辆后部宽度和高度,水平粘贴的车身反光标识体现车辆后部宽度,沿后部两侧边缘垂直粘贴的车身反光标识体现车辆后部高度,货厢后部边角相交部分应为白色单元。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微型货车及部分轻型货车因后部货厢结构不能满足白色单元相交要求时可以红、白相交,但垂直粘贴的单元上部应为白色单元。厢式货车和厢式挂车后部的车身反光标识应能体现货厢轮廓。
其次,不同级别的车身反光标识材料不应同时应用于车辆后部,采用一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时,其与后反射器的面积之和不应小于0.1m2;采用二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时,其与后反射器的面积之和不应小于0.2m2。
最后,后部车身反光标识应连续粘贴,无法连续粘贴时可以断续粘贴,但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300mm,且应包含红、白色车身反光标识至少各一个单元,粘贴间隔不应大于100mm。特殊情况下,允许红、白单元分开粘贴,但应保持红、白相间,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150mm,粘贴间隔不应大于100mm。如果不能沿车厢后部两侧边缘垂直粘贴,可在最接近边缘的宽度达到50mm的可粘贴表面粘贴,车身反光标识的上边缘尽可能接近车厢后部的上边缘。
5 侧面车身反光标识粘贴要求
侧面车身反光标识的粘贴允许中断,但其总长度(不含间隔部分)不应小于车长的50%,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300mm,且应包含红、白色车身反光标识至少各一个单元,二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粘贴间隔不应大于150mm,一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粘贴间隔不应大于300mm,粘贴应尽可能纵向均匀分布。特殊情况下,允许红、白单元分开粘贴,但仍应保持红、白相间,每一连续段长度不应小于150mm,二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粘贴间隔不应大于150mm,一级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粘贴间隔不应大于300mm。
侧面车身反光标识的长度对三轮汽车不应小于1.2m;对货厢长度不足车长50%的货车应为货厢长度;侧面车身结构无连续表面的混凝土搅拌车和专用作业车,其粘贴总长度不应小于车长的30%。厢式货车和厢式挂车侧面的车身反光标识应能体现货厢轮廓。

车身反光标识材料为红白相带状反射材料,宽度不小于50mm,应尽可能反映后车身的宽度,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80 mm,侧面反光标记的总长度不应小于车长的50%。材料应牢固可靠地粘合到体表上。粘贴后,应与车辆外观相协调,具有一定的刚度,强度和抗老化性能,每辆车的反光膜总面积应小于2M2。安装车辆的反光标记后,车辆不应影响车辆原有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性能。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