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作品有:《悲陈陶》、《遭田父泥饮》、《岁晏行》、《洗兵马》、《赴奉先咏怀》、《哀江头》、《又呈吴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北征》、《兵车行》、《诸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等。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是我国唐代时期的伟大诗人,也是古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因为他做出的文学成就,后人便将他与诗仙李白两人并称为“李杜”,后世有时也称杜甫为“老杜”。杜甫一生在官场之上郁郁不得志,晚年弃官入川,但仍旧忧国忧民,饱含爱国之心。
有《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望岳》《春夜喜雨》等等。安史之乱,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
郭子仪大军压城,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让他当了左拾遗。后来因言获罪,流贬出京。
杜甫的代表作品:《望岳》、《登高》、《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绝句》、《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蜀相》等等。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自唐以来,杜甫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杜甫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其中著名的诗词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杜甫的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